心田的農夫 之 在萬物中找到祂 (廣東話)

By: 生命恩泉 Fountain of Love and Life
  • Summary

  • 近兩年來,在戰爭和社會動盪的氣氛籠罩下,這個世界好像變得充滿敵意和陌生,人們也變得更加焦慮和不安。 我們或者會問: ✝️ 天主仍臨於這世界嗎? ✝️ 祂的目光是否離開了我們? ✝️ 祂對世上的苦難和痛苦漠不關心嗎? ✝️ 天主的無所不在是純屬虛構的,還是已經成為過去? 今年《生命恩泉》的《心田的農夫》四旬期網上避靜以「在萬物中找到祂」作為主題,目的是希望喚醒我們對天主無所不在的意識,並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避靜除了提供四旬期的默想材料之外,還旨在激發我們在生活中作出更新及轉化(metanoia)。 我們鼓勵您懷著開放並樂意作出改變的心來參加這次避靜,並渴望藉著聖神的誘導 ,願意在思想和認知上更新自己,從而改變慣常作回應及行動的模式。 希望這避靜使您獲得更大的內在自由,使您能過更平安、更堅韌和更有希望的生活,在這變幻莫測和動盪不安的世界中,能安然自處。 「其實,自從天主創世以來,他那看不見的美善,即他永遠的大能和他為神的本性,都可憑他所造的萬物,辨認洞察出來,以致人無可推諉。」(羅 1:20) 誠意邀請您在四旬期的 40 天裡,每天花 10 分鐘,以新的方式感受天主的臨在。 我們能在這四旬期開始,更敏銳地感受主耶穌於我們生命的臨在,不就是給祂最好的禮物嗎? YouTube playlist: https://bit.ly/FOH2024Can IG: @fll.cc | Facebook: fb.com/fll.cc
    © 2024《生命恩泉》 Fountain of Love and Life, All Rights Reserved.
    Show More Show Less
Episodes
  • 【在萬物中找到祂】第四十日 – 在萬物中選擇祂
    Mar 29 2024
    40天的避靜來到最後一天,讓我們的目光再注視這避靜的主題:「在萬物中找到祂」。這個主題的核心是一份關係,一個與天主的終極關係。如果基督徒在世的最終目標是要去「承受永生」,而與天主永遠在一起是「承受永生」背後的意義的話,我們就需要在現世好好準備我們將來在天國永恆地與天主合而為一。希望這個避靜的經驗,不但讓你加深對天主的認識,感受到天主在你生命中的臨在,更能感受到祂對你濃濃的愛意,以及祂對你的期待。現在,讓我們學習如何實踐「在萬物中找到祂」這個目標。「在萬物中找到祂」有著「在萬物中選擇天主」的意思。我們首先要以天主的目光去看事物,接著就是以祂的目光在生命中作明智的選擇。「當下」的神聖之處,就是我們只有在「當下」才能作出選擇。好的選擇會帶我們走近天主,壞的選擇則帶我們遠離天主。所以,能夠在「當下」作出正確的決定或選擇,對於我們最終能否「承受永生」,非常關鍵!簡單來説,生命中我們面對的情況大致上可分為兩種:有機會選擇,及沒有機會選擇的情況。讓我們先探討第二種情況。這裏指的是那些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沒有選擇,只能接受的事情。如果發生的是如意的事,我們當然樂意接受。可是,如果發生的是一些不如意的事,例如自己或家人遇上痛苦或災難,在這些景況下,我們雖然好像沒有選擇的餘地,但我們是可以選擇如何面對的。有一點我們需要明白,就是天主不會主動降災在我們身上。但是,天主會容許不幸的事在我們身上發生。因為天主知道,祂可以為這些不幸的事帶來更大的美善。這些天主容許在我們身上發生的事情,我們應看作是屬於天主旨意的一部份。我們必須以信德的眼光,幫助我們看穿事情背後的真正意義,因為這都是我們在「當下」難以理解的。但我們卻要堅信,愛我們到盡的天主,一定以我們的益處為大前提。當我們能降服於天主旨意及祂的帶領時,祂定會適時供應我們的一切所需。我們只要耐心等候,天主將要帶來的更大的美善一定會發生。況且,我們的天主希望透過陪伴人去經歷生命中的苦難,與他們建立更親密的關係。這可以解釋為何主耶穌願意謙卑地居住在人間,與人相處達三十三年之久。生命中我們要面對的第二類情況,就是一些放在我們眼前,我們有選擇機會或空間的處境。根據我們之前所説,天主允許在我們身上發生的事,都是祂旨意的一部份。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以一份「平心」去對待一切事物,不論是好的或是壞的,因為天主有方法,在任何情況下為我們帶來祝福。聖依納爵也向我們指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為天主的愛而被創造的,這些都是天主賜給我們的禮物,使我們透過這些禮物更容易認識祂。因此,我們應與天主合作去善用這些禮物,榮主益人。相反,如果我們濫用天主恩賜的禮物,或將它們作為我們生命中的最愛,凌駕天主的地位,就會違背天主創造的原意,而這些東西,就會成為我們與天主關係的絆腳石。所以,任何不能帶領我們接近天主的事物,都要堅決拒絕,或要放下。如果在我們的生命中,任何發生的事情及出現的事物,都有可能幫助我們去認識天主及親近天主,或能夠激勵我們善用這些東西去造福人群,以還愛於天主的話,我們就真正能夠達到「在萬物中找到祂」的境界。有了這種心態,我們就不會執著於要健康而不要疾病、要財富而不要貧窮、要成功而不要失敗等等。這個世界的狀況,確實令我們不安,亦令我們感到十分無助。天主要在這個四旬期的避靜中,提醒我們祂不但臨在於我們當中,祂也極關注我們所受的痛苦及苦難。天主希望我們不論在好與壞的情況下,都能在萬物中認出祂,並從祂身上獲得力量。我們唯有信任天主在任何的景況下,也與我們同在,我們才能在這變幻莫測和動盪不安的世界中,安然自處。「在萬物中找到祂」是一個終生的學習過程,需要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實踐及練習。就讓這個四旬期避靜,為你與主的關係揭開新一頁,並讓你好好準備將來與祂在天家永遠在一起!反思經過這四十天的避靜,你與天主之間的關係有什麼突破?你有感到更需要祂嗎?你對於你和天主的關係有什麼期待?你能夠理解及體諒天主容讓一些不幸的事情在你身上發生,最終是要為你帶來更大的益處嗎?你會如何在生活中實踐「...
    Show More Show Less
    14 mins
  • 【在萬物中找到祂】第三十九日 – 生命中更能承受的痛
    Mar 28 2024
    昨天我們學習透過意識省察,來幫助我們能更意識到天主在我們生命中的祝福,並提升我們感恩之情,好讓我們更容易在萬物中找到天主。但是,如果我們在生命中找不到天主的祝福,而只有痛苦與苦難的話,我們哪來感恩之情呢?這樣的生命,怎能在萬物中找到天主呢?首先,我們要挑戰一下自己對這個避靜的主題「在萬物中找到祂」的理解。我們有否將「在萬物中找到主」的想法浪漫化呢?意思就是,在我們的印象中,天主是否只臨現於美善的東西之中呢?那麼,天主有沒有臨在於痛苦、磨難,甚至迫害和罪惡中嗎?我們需要知道,如果天主只在真善美中臨在的話,天主子就不會選擇降生成人,居住在充滿醜陋及邪惡的人間,選擇與人同住同行。天主雖然不能忍受人性的罪惡,但祂不但沒有離棄及逃避我們這些罪人,反而願意取了人性,活在罪惡當中。我們需要明白,天主這樣做,對於祂身為聖潔無瑕的天主,一切真善美的根源,已是最不可思議的了。但祂不但甘願活於充滿罪惡的人群當中,祂竟然為我們承擔罪及罪的後果!正如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後書第五章21節這樣聲稱:「因為他曾使那不認識罪的,替我們成了罪,好叫我們在他內成為天主的正義。」(格林多後書 5:21)天主既然願意為了我們成了罪,成了我們的代罪羔羊,祂有原因不願意臨於我們的痛苦、磨難、創傷、屈辱,以及世上的種種醜陋、邪惡、天然或人為的災禍當中嗎?在這聖週五,讓我們來理解一下,「背負十字架」是甚麼一回事。首先,我們要知道,所謂「十架苦刑」,是當時羅馬帝國為懲治叛逆份子特別設計的極刑,要令那些罪犯經歷最痛苦、最殘酷、最煎熬,及最折磨的死亡過程。除了在十字架上的死亡過程之外,他們更要罪犯經驗最羞辱及最無助的精神折磨。而這個強迫罪犯「背負十字架」的殘酷要求,就是要那些被定罪為叛逆的人,去經歷被徹底征服的挫敗,要他們在被釘死前做最後的一件事,就是背著將會令自己喪亡的刑具,行一條崎嶇苦路遠赴刑場,以表示他們對當權者完全而徹底的服從。主耶穌知道自己將要承受的酷刑,就是當時在羅馬帝國統治下,對百姓來說一種聞風喪膽的極刑,亦一定曾經目睹的殘酷統治手法。而天父的旨意,就是要祂的獨生子,為償還我們眾人的罪債,無辜地去承受此酷刑!主耶穌就是以這種酷刑所要求的服從精神,徹底而完全降服於天父的旨意。這種降服精神就是主耶穌一生的寫照及標記,而祂亦是以這徹底的服從,扭轉我們原祖父母對天父的叛逆。所以,當主耶穌要求我們這些追隨者,先該棄絕自己,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去跟隨祂時(路加福音 9:23),主耶穌就是要我們學祂一樣,降服於天父的旨意。故此,「跟隨基督」意味著要放棄個人的意願,透過效忠及仿效主耶穌,來跟隨天父為我們作出的更好安排。我們與被判處十架苦刑的罪犯最大的分別,就是他們是被迫就範的,而我們卻是透過天主賜給我們的自由意志,心甘情願地去作出選擇及回應。當我們由心地選擇效忠主耶穌時,我們就是讓祂在我們的生命中作主作王。這是需要我們放棄成為自己的主宰,容讓主耶穌有掌管我們生活的權柄。如果這番言論,在我們開始這四旬期避靜時提出來,相信會嚇怕很多參加者。但現在,當我們更清楚天主的本質及祂對我們愛情的幅度是如此匪夷所思時,希望這刻的解釋,會令你較容易接受耶穌對我們作為基督徒的要求!說到底,我們是否相信天主對我們的這個要求,是有別於當時羅馬帝國的殘暴所為,就由大家自己作出定斷好了!現在再去回答我們一開始的提問,即是如果我們在生命中找不到天主的祝福,而只有痛苦與苦難的話,我們何來感恩之情、又怎能夠在萬物中找到天主呢?如果天主已是你生命中的最愛,而在你經歷痛苦困難時,有最深愛你的天主在你身旁陪伴,並與你一同受苦,這不是生命中更甘甜的經驗,一份更圓滿的祝福嗎?而最重要的,就是整件事的焦點不是痛苦本身,而是天主。這個領悟就成為我們能否在「萬物中找到主」的轉捩點。我們要在大自然美麗的創造,或要在圓滿的生命及喜慶中去尋找天主,不是最輕易做得到嗎?但是,請你幻想,當我們經歷痛苦或在人生低谷時,如果我們能在身邊找到天主,知道祂不曾離開過我們,像父母一樣,為我們所經歷的痛而痛,...
    Show More Show Less
    15 mins
  • 【在萬物中找到祂】第三十八日 – 從省察到感恩
    Mar 27 2024
    我們之前提及過,「當下」是我們唯一可以真實地「找到主」及能「與主相遇」的時機。而當我們在「此時此地」整個人臨在時,就是我們最能夠經驗天主的時候。但是,我們要能夠達到這個「活在當下」的境界,不是一朝一夕的。幸好,我們可以建立一些靈修習慣,幫助我們鍛鍊「活在當下」的靈性肌肉。聖依納爵將他自己每日作省察的習慣,設計成為一個每天的祈禱方式,幫助我們透過每天抽時間去反思當日的一些生活經驗,來審視天主在我們生命中的臨在及足印,及祂透過我們每天所遇到的人或物所賜予我們的祝福。這個祈禱方式叫做「意識省察祈禱亅,每天做一至兩次,通常在一天的中午及晚上進行。聖依納爵的用意,是希望透過建立這個祈禱方式,慢慢將意識省察的習慣帶進生活當中。當我們越來越醒覺及意識到天主的臨在及祝福時,我們就能夠更容易於當下在萬物中找到天主。主耶穌曾經提示我們,跟隨祂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先要「棄絕自己」。還記得在避靜的較早階段,我們提及過自己就是天主的真正對手,因為我們會將自己及我們的追求及慾望,放在我們生命中的首位。可是,當我們不知道自己被什麼吸引及捆綁時,我們又如何知道應該棄絕或放下的是什麼東西呢?不過,如果我們每天有意識省察的習慣,能夠花時間省察自己的慾望、動機及犯罪傾向,我們就能逐漸地更認識自己及一些自己容易跌倒的地方,並及早向天主求助,我們就能更有效地棄絕自己,及脫離自負及自我中心的問題。依納爵式的意識省察,除了幫助我們回顧及承認自己的缺失之外,更重要的,而且是首要的重心,就是為天主在我們每天大小事上的祝福作感恩。要知道,我們就算不至於忘恩負義,也是常常處於「不感恩」的狀態當中。我們很少察覺及承認天主在我們生命中的祝福,反而覺得是應份的,或甚至認為是因為自己的能力而獲得的應有賞報。最後,我們就會將自己當成生命中的主宰。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的目光就只會看到自己,而不會在萬物中找到天主。久而久之,我們更會對生命中的種種祝福變得麻木,覺得都是理所當然的。當我們不能夠承認生命中的祝福是天主的恩賜時,就等於否定天主,及祂對我們的愛。根據聖依納爵的定義,「不感恩」是所有罪的根源,因為罪其中的一個定義,就是誤用了天主賜給我們的禮物。如果我們希望還愛於天主的話,學懂表達自己對天主的感恩之情,是一種表達我們對祂的愛的有效方法,更是我們這些渴望「在萬物中找到天主」的基督徒必須要培養的德行。當我們能夠明認自己的生命受到天主的祝福時,就會誘發我們渴望去回饋天主的心,並會仿效天主對我們無私的慷慨,去祝福其他人。這就是天主想我們「還愛於祂」的最佳辦法!正如主耶穌在瑪竇福音第25章40節這樣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竇福音 25:40)我們越能夠仿效基督,越能夠跟隨基督的訓示去生活,我們就會越肖似祂,越能在我們接觸的人面前顯露天主的面容。反思你有每天抽時間作自我省察嗎?今天的默想中有沒有令你更有動力去開展或改善每天自我省察的習慣呢?你是否容易察覺到天主在你生命中的祝福,並為這些祝福感恩嗎?你會如何令自己成為一個更感恩的基督徒?現在請你在主的面前,邀請祂提示你,如何在生活中建立好的靈修習慣,幫助你達到棄絕自己,及更肖似基督的目標。今日禱告主耶穌,多謝祢在今天的反思中,提示我每天要去作省察的習慣。我知道我對祢在我生命的臨在及祝福,並沒有敏銳的觸覺,常常覺得祢賜給我的種種恩賜是我應份得到的,是理所當然的。 主呀,我對我這些「不感恩」的態度,向祢道歉,求祢原諒!求祢賜給我更大的決心,以更認真的態度對待祢,並以行動兌現我對祢的承諾,不要讓我再令祢失望!主耶穌,我真的希望能夠在萬物中找到祢,請不要讓我的自我中心,取代了祢在我生命中的地位。請教我學懂每天去投靠祢…--------------------捐款呼籲感謝您參與這個四旬期的40天靈修之旅,希望您有所啟發及得著!為了各位的靈性益處,《生命恩泉》每年都投放不少時間及心血製作不同的靈修項目,而我們的所有事工都是透過支持者的慷慨捐助才能延續。我們希望您以祈禱及捐款支持我們。請用網頁 ...
    Show More Show Less
    12 mins

What listeners say about 心田的農夫 之 在萬物中找到祂 (廣東話)

Average Customer Ratings

Reviews - Please select the tabs below to change the source of reviews.

In the spirit of reconciliation, Audible acknowledges the Traditional Custodians of country throughout Australia and their connections to land, sea and community. We pay our respect to their elders past and present and extend that respect to all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peoples today.